時隔十年,今天再次聽到李河泉老師的課,已進化到將企業觀點,應用到親子教養⋯身為家長,我對以下這三句話很有感:

1、「愛」就是「礙」

2、小孩的表現就是父母的底限

3、長大的態度就是小時候的教養

大家最有感的是哪一句話呢?


#愛就是礙

家長對小孩的溺愛、無限上綱的予取予求;小孩說作業太多,不是先檢討關心自己小孩的問題出在哪,而是馬上反應老師出太多作業⋯回想小時候,我們的上一輩不若現代父母親重視親子教養,我們這一代的人生大多是自己「歷練」、「承受」、「成長」而來的,但出了社會反而顯得耐挫、抗壓、有責任感。


#小孩的表現就是父母的底限

要讓孩子知道,「做了會更好,沒做會出事」。但現代父母,通常孩子說不要的時候,父母也沒下文了⋯所以孩子當然會耍賴、反骨,因為他知道不聽話也不會怎樣。所以父母親一定要「委婉而堅定」地遵守親子教養的原則,紀律很重要。

今天老師開玩笑的舉例:現在的孩子常常不懂「同理心」。例如:當媽媽生病時,你問孩子怎麼辦?他會回答你:「去看醫生啊~~~」因爲父母親平常可能因爲忙,就是這樣對小孩,一點一滴,孩子都看在眼裡而形於色。

恰巧,切莉媽我這週處於感冒生病狀態,可能源於雙寶的病毒,他們好了、換我生病了,又遇到每月一次的女孩痛+發燒,媽媽我週五是請假臥病在床的。

週六晚上,咩姐想我陪她睡覺,我說:「但是媽媽生病怕傳染給你怎麼辦?」我的大寶貝就回我說「我會照顧你啊🥰」媽媽真的是心都融化了。

這麼巧,就驗證了今天課堂上說的。我的寶貝女兒有「同理心」,說明了平日裡爸爸媽媽的教養還算正常,沒有歪掉😆


#長大的態度就是小時候的教養

態度,就是人生的價值觀。態度決定一切,包括你的高度。新世代的年輕人字典裡沒有「責任感」,更沒有「抗壓性」的詞彙。有的是「領多少錢、做多少事」,「這不關我的事」。反應在職場上的表現就是:我做不來,工作太多了,我不是來做這個的....@&#^%*

身為家長,你,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呢?值得省思。

arrow
arrow

    切莉媽C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